春节的喧腾慢慢散去,文化村重新回归宁静。
2月2日,正月十二。早晨飘洒的雪花让村子略显冷寂,中午12点,太阳从薄云中探出,带来暖意。
74岁的李辉智从屋里走出来,随手带上门,他要出去看一看今天的下午饭。
“年过了,年轻人们也都外出打工去了,再过一会老人们要吃下午饭了。”李辉智边走边说,虽然已经74岁,但是走起路来,依然带风。
李辉智所说的下午饭,是mobile 365365051_www365bet娱乐场_www.bst365.com关庙镇文化村六、七组针对村里老人吃饭困难的实际,采取的一种互助养老模式。
下午2点,村道上慢慢有老人陆陆续续地走来,李辉智拢起火盆,晒着太阳,大家伙儿纷纷聊着过年各家的热闹。
说起为什么会办一所“爱心食堂”,李辉智说:“让老年人一天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,这也是文化村在乡村振兴中体现新民风的具体办法,看似一件小事,但解决了村里很多家庭的后顾之忧。”
这件事从去年年初开始谋划,经过一年的准备,12月4日进行了试运营,结果收获了满满的好评。
“村里的饭做得好,吃的可口。”
“这事办得好,我们少劳神,还能吃现成的。”
“过年娘家来人,说起这事,他们都眼气得很。”
······
打开话匣子,老人们都收不住,你一言我一语,简单的话里都是对这事的认可和支持。
食堂里,厨师潘德兰大姐在案板前双手飞舞,饺子皮在她手里变得分外听话,取皮、裹馅、捏褶、摆盘,不一会工夫,800多个饺子整齐地摆放在托盘里。
趁着潘大姐和志愿者刷锅烧水的空当,记者在院子看到,食堂门口贴着一张菜单,里面既有烩麻食、油饼拌汤、蒸面等安康特色食物,也有土豆萝卜炖鸡腿、大烩菜、饺子等特色美食。
“我最喜欢土豆萝卜炖鸡腿。”见记者在看菜单,坐着烤火的潘凤珍笑着说,她是一名退休教师,在这个村里的小学干了30多年,1995年退休后,她时常随子女在城里住,“过年时候,我给孩子说想早点回村里住,他们还劝我在城里多住一段时间,正月初八我就回到村里了。”
随我们一起来的项目筹划负责人李鹏博说,在文化村做乡村互助养老,是因为秦巴山区乡村里老人越来越多,这些老人的子女很多都在外地打工,他们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。平时老人一方面存在吃饭难,另一方面也存在孤独问题。
“文化村六、七组70岁以上老人有30人,在这里吃饭的就有20多人。”李辉龙接过话头,为了让老人吃得安心、让家属放心,食堂严格确保食品安全,“我们严防粮、油、蔬菜变质入库,如果饭菜出现问题,食堂负全责。”今年74岁的他负责爱心食堂的采买工作。
“饺子好喽,都来端饭吧。”厨师潘大姐一边拿着大勺把饺子捞进碗里,一边招呼老人们入座吃饭。
正说着,食堂外匆匆走进一个人,装了两碗饺子后又转身离开。李辉智给记者解释,“一般我们是要求老人到爱心食堂来吃饭,但是他家是个例外。”原来这位离去的老人叫李增富,今年65岁,家里还有一位90岁的母亲,为了让母亲少走点路,每次他都把饭端回家。
李增富前脚刚进门,我们也随着他走进屋,接过儿子递过来的饭碗,母亲一口一口慢慢吃着饺子,“这饺子香,我一次能吃十几个呢。”虽然耳朵听不清,但是老人对食堂的饭菜赞赏有加。
为了解决村里70岁以上独居和留守老人的实际困难,文化村村委会和乡贤五老一起商量,在六、七组集中一个“点”来解决问题,通过具体的爱心食堂把互助养老拓展开。李辉智说:“村里采取了‘三个一点’的办法,自己出一点、社会捐一点、政府给一点,采用自愿不强制的方法,让老年人从吃饭这个小事上感受到温暖。”
食堂门口还贴着一张捐款明细表,上面清楚的记着76人的捐款,从100元到1000元不等。
关庙镇表示,后期还将争取区级资金,在独居老人家门口安装摄像头,同时在村级设立视频通话区,由帮扶干部帮助不会智能手机的老人与在外打工亲人联系。
“以前村里老人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家,像食堂对面82岁的唐章英大娘,每天靠在门口的柱子,呆呆地看着门前。村里有了食堂后,现在和村民们有说有笑,精神头都不一样了。”志愿者肖承洋说。
的确,食堂里饺子的热气、老人们交流的笑语热烈地交织在一起,从屋里溢出,填满了宁静的文化村。